西吉 文学是茁壮的庄稼(新时代画卷)

发布时间:2024-12-27 19:25:39 来源: sp20241227

  诗意生活   2019年,宁夏西吉县作协主席史静波回到家乡杨河村创建木兰书院,通过文学交流、研学体验等活动,探索文学赋能乡村全面振兴。图为史静波在录制介绍西吉文学的短视频。

  诗意生活   今年46岁的单小花,从事文学创作多年,出版散文集《苔花如米》《樱桃树下的思念》,去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。图为单小花在家中写作。

  诗意生活   95后作家马骏是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团结村人,他创作的散文集《青白石阶》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。因患脊髓性肌萎缩而依靠轮椅生活的他,常在家门口的大柳树下看书,笔名取为“柳客行”。图为马骏在阅读。

  诗意生活   西吉县诗联和春官词学会会长、六盘山区春官送福非遗传承人胥劲军在唱春官词。多年来,他搜集整理春官词2000多首,助力非遗传承。

  诗意生活   1972年出生的杨秀琴是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人,著有《就恋这把土》《草长莺飞》等作品集。她曾经这样激励女儿,只要女儿能好好学习考上高中,她就努力创作争取发表,自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。图为杨秀琴在劳作间隙。

  诗意生活   木兰书院里,赵玲与他的“诗歌轮胎”合影。今年55岁的赵玲是宁夏西吉县偏城乡曹垴村人,20多年前罹患脑瘤导致双目失明,后来学会了用盲文阅读和写作,如今经营一家按摩店。

  诗田耕耘   李成山1964年出生在宁夏西吉县吉高同村,从小爱好文学,已在《六盘山》等刊物发表诗歌、散文300余篇。他用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话形容自己,“永远也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。像牛一样劳动,像土地一样奉献。”图为李成山在放羊。

  诗韵大地   今年7月,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在木兰书院成立,服务周边乡村儿童和中小学生。图为复旦大学支教实践团与孩子们的合影。   西吉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诗韵大地   2021年12月,在中国首个“文学之乡”命名10周年系列活动中,西吉文学馆开馆,成为西吉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地标。图为西吉文学馆。

  诗心共鸣  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宁夏西吉县三合中学与同学们合照。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号召,复旦大学自1999年起每年组织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西吉支教,已坚持25年。   穆昱宏摄(人民视觉)

  诗心共鸣   木兰书院内的改稿会。木兰书院聘请40多名农民文学爱好者,在改稿会上经常性开展文学研讨,影响带动300多名乡村文学写作者进行创作。

  宁夏西吉县月亮山日出。

  中国首个“文学之乡”授牌词

  耐得住寂寞,头顶纯净天空,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;守得住清贫,脚踏厚重大地,就有情感激荡在心底。在这里,文学之花处处盛开,芬芳灿烂;在这里,文学是土地上生长的最好的庄稼。

  ——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  

  生活的滋养  文学的交响

  本报记者  陈圆圆

  宁夏西吉,六盘山下、西海固地区的一个县。在这里,山乡是平凡的,梁峁相间,沟壑纵横;山乡又是不平凡的,土地上长出格外旺盛的“庄稼”——文学。

  曾经“苦甲天下”之地,今以“文学之乡”闻名。全县人口47.2万,1600余人从事文学创作,农民作家有三四百人,文学爱好者更是众多……在西吉,农民是播种者、耕耘者,也是书写者。他们书写自己的生产生活,书写这片被注入丰饶诗意的神奇土地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”,对于新的文艺群体,“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,延伸联系手臂,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,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、吸引他们,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”。

  这里有深厚土壤,能给文学生长供给丰沛的营养。一个县缘何涌现出这么多作家诗人?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淳朴的民风民情,地方政府对文艺事业的尊崇呵护,写作者互相欣赏互相激励的文学风尚,《六盘山》《朔方》《葫芦河》等文学刊物的托举汲引,滋养着西吉文学的源与流,而西吉文学的根和脉,无疑来自新时代新思想。

  新的“精气神”,积蓄成涌动奔流的文学能量。从西吉乡亲的字里行间,总能感到“情不自禁”的表达冲动——是讴歌人性的善良,也是吟颂家乡的变化;是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场景,也是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身影。95后残疾作家马骏靠文学“站立”,获得骏马奖的《青白石阶》是躺在炕头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“抠”出来的;辍笔20年的农民李成山,在脱贫之后重拾写作;“我们的作品就是要关怀生命的疼痛,给人以鼓舞、给人以力量、给人以希望,如同阳光一样照进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”,盲人作家赵玲这样形容文学的给予。质朴的文字背后,隐藏着令人动容的故事。观照生活、命运、情感,表达心情、心声、心愿,始终追求真善美,是这片土地上最深沉的文学力量。

  这里有新时代的山乡巨变。西吉是宁夏最后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,见证着西海固地区挥别“贫困”的攻坚步履。“剁开一粒黄土,半粒在喊渴,半粒在喊饿”,变成了“春赏花、秋尝果”,望得见山、记得住乡愁。现代的养牛车间、整洁的硬化道路、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、书香浓郁的木兰书院……悄然的变化,可感可知。更多新作家“冒”了出来,描绘家乡的惊人变化;一些原本无暇写作的人,也有了追求文学梦想的条件。广袤山乡发生的历史性变革,为文学创作蹚出天高地阔的无限可能。

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国文联主席、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,“文学不仅是西吉这块土地上生长最好的庄稼,西吉也应该是中国文学最宝贵的一个粮仓。”

  是的!当这群可爱的劳动者俯下身聆听大地的心跳,拿起笔记录新时代的山乡脉动,文学的诗篇在笔尖汇聚,生活的诗情从心底流出。大地上长出的文学,为壮阔的时代画卷增添新美图景。

  

 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伊霄摄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10月15日 08 版)

(责编:袁勃、赵欣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