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自导自演式假新闻轮番上演

发布时间:2024-12-29 22:31:08 来源: sp20241229

  ■ 社论

  编织一张由平台、媒体、政府、网民共同织就的网,才能让网络空间持续清朗。

 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,“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”却仍持续引发关注。

  正当全网都在为一本小学生作业狂欢之时,“秦朗舅舅”却自曝其行为是“蹭流量”的摆拍,不久相关账号即被封禁。2月21日,媒体报道称,有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。

  自媒体博主为了流量给自己“加戏”并非个例,且大有轮番上演、愈演愈烈之势。前两天,“上海女教师被举报出轨未成年学生”一事引发关注,2月20日晚各大平台就涌现出不少高仿号冒充涉事女教师开直播;2月21日,网传佛山一公司有三名员工“因讲粤语被公司罚5000元”,后警方通报系为了博眼球而编造,涉事公司仅有一人……

  这些自导自演的闹剧,原本“火”得就莫名其妙,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,更令人啼笑皆非。而类似的闹剧一再发生,除了让被消遣了的网民反感,也应该引起全社会反思。

  如果任由这种流量至上的扭曲风气在网络空间扩散,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注意力资源,网络舆论场也注定会变得浮躁、浮浅、敏感与割裂,更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
  这些自导自演式假新闻的“戏码”表现出一些共性:它们都紧跟网络热点,在标题和观点表达上善于捕捉和放大社会矛盾、迎合网民情绪,常有“惊人之言”;多数有明显的营销策划或人工导演的“剧本”,其手段用“毫无底线”来形容绝不为过;在短时间内收割大量流量后悄然离场,最终在舆论场留下一地鸡毛。

  商业平台的本质是汇集流量、沉淀用户,最终达成垄断,这也使其在拆分利润、争夺受众方面相比传统的专业媒体更具优势。平台通过掌握社交关系和制定算法规则,决定用户看到哪些信息、看到多少信息,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,用户喜欢、利益丰厚的内容模式就会被广泛采用,这就是流量逻辑。

  过去,一些平台为了更大的商业利益,对自导自演式假新闻疏于筛查审核,闹出舆情了才一封了之,无形中给奔着流量去的自媒体创造了温床。

  在过度碎片化的环境中,短小的、抢眼的消息相比深度的、长篇的报道,更容易以短视频的方式实现病毒式的传播,成为网络热点。部分传统媒体为了生存,不得不适应和遵循这样的内容生产逻辑,放弃传播事实、输出价值的专业使命,互联网上的严肃内容完全被娱乐化的信息取代。

  此外,网民的信息溯源意识不强,这也导致自媒体“洗稿”的成本低,各个平台上同质化内容泛滥,最终劣币驱逐良币,鲜少有账号愿意沉下心来做优质原创内容,形成舆论生态的恶性循环。

  在后真相时代,公众对新闻品质的基本要求,比如真实、客观、全面、公正,是不会改变的。在维系商业性的同时,平台应该主动思考如何承担社会责任,在维护言论生态、保护内容版权、平衡利益分配等方面拿出更多切实有效的方案。

  与此同时,社会也需要更多力量介入对一味追逐流量的自媒体的监管,同时给为了追逐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的流量博主们更多法律的威慑。

  2023年7月,中央网信办发布《关于加强“自媒体”管理的通知》,每一条都切中自媒体乱象的要害问题。一些地方也在加大对违规账号的处罚力度,对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重拳出击,也取得了可观的效果。

  在追求短、平、快阅读的时代,普通网民对这些信息缺乏甄别能力,很容易被制造出的网络热点牵着走。而一些专业媒体在追逐热点的过程中,未经逐一核实便急于转发扩散,显然也成了这些假新闻“戏码”的推手,既加剧了网络舆论场的混乱和失序,也损伤了自身的公信力。

  互联网已经将信息传播的部分权力从媒介精英手中归还给普通大众,传播正在成为一种公众素养和能力。自导自演式假新闻恰恰就是一些懂传播的人,把能力用在了错误的地方。只有对这种行为保持警惕,编织一张由平台、媒体、政府、网民共同织就的网,才能让网络空间持续清朗。

  (新京报) 【编辑:付子豪】